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物联网发展现状及难点解析
2017年1月17日,工信部制定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还一并印发了《物联网分册》,其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产业迎发展机遇
1
事实上,物联网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物联网就被正式列入我国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之后“物联网”反复出现在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毋庸置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国内银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运用,现在还没开始。具体来讲,在某一个方面,可能有一些运用。例如,运用物联网金融来解决动产融资重复抵押的问题,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已有银行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动产无遗漏环节的监管,极大地降低动产质押的风险。以上这种对抵押品的管理,基于物联网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事实上,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在多个行业领域展开,为诸多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大大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水平,改变了行业运行模式。
物联网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量,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在物联网发展政策环境、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以及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物联网应用推广进入实质阶段,示范效应明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鼓励自主研发和创业创新,加快物联网安全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智能感知、无线互联、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投入;鼓励信息安全企业与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增强物联网安全产业的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加快物联网安全产业集群化步伐。
在庞大的规模之下,我国物联网体系亦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日益引发关注。物联网安全是互联网安全的延伸,但是跟互联网安全相比,物联网在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防护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物联网安全的“三个特点”带来了“三大问题”——泄露途径更广、防护难度更大、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将致力于加强通用协议和标准的研究,推动物联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应用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核心
预测,今年我国物联网产业会朝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联系更多的低频段LoRa或者高频段60千兆赫兹的无线技术方向进展;二是数据收集将会迁移到云端,有可能不会再依赖于结构化查询语言;三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识别某人的言语,同时优化机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