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国电信物联网年底有望迈入“亿时代”
近年来,中国电信致力于物联网业务发展,早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物联网,经过几年蓄势,2016年连接规模突破千万。2017年以来,围绕平台建设和生态构建,深耕智慧城市、垂直行业及个人消费等三类市场,目前连接规模已突破6000万,预计到2018年底承载用户数规模将过亿,正式迈入“亿时代”。
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总经理赵建军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电信NB-IoT网络部署基本完成,物联网平台能力在不断提升。下一步,中国电信将延续之前对物联网产业链的补贴政策,发挥政策引导和杠杆作用推动物联网生态圈中新的技术及应用的快速发展。
四方面助力产业链价值提升
中国电信主要通过“端”“管”“云”“用”四方面助力产业链价值提升。“端”是指模组终端的参与者、“管”是指基础网络的运营者、“云”是指开放平台的提供者、“用”是指产业应用的推动者。赵建军指出,作为运营商,要将“云”和“管”作为核心,再向终端和应用产业两端做延伸和拓展。
从“管”的角度来看,中国电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完成NB-IoT和LTE网络,打造高低频融合、高中低速全覆盖的精品物联网络。中国电信的整个网络布局,聚焦在4G物联网。作为国内首家完成4G低频全网重耕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在物联网市场上的4G转向更快,4G用户的连接已经超过70%的比例。
在LTE 4G+高速率网络领域,已建成70万基站,铸就全覆盖精品4G+网络,利用国际主流FDD技术,实现300Mbit/s峰值速率;在LTE Cat.1中速率网络领域,与4G共用80万基站资源,使用800MHz黄金频段,全国全覆盖,下行峰值速率10Mbit/s,上行5Mbit/s;在NB-IoT低速率网络领域,已开通31万NB-IoT网络基站,是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惟一提供全国覆盖的商用国精品网络,目前连接规模已经超过500万。
针对需要语音支持、高移动性的低速率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国电信已在部分城市试点eMTC网络,并计划今年下半年试商用;针对无人驾驶、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更高带宽、更低时延应用需求,中国电信积极参与5G标准制定和网络规划,并已在深圳、苏州、雄安等6城市建设5G试验网,力争2019年实现试商用。
“端”的方面,中国电信多样化的定制终端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协助产业链合作伙伴降低生产成本。中国电信在终端模组上聚集了高低频融合、高中低速全覆盖、与精品物联网络相匹配的通用模组,目前已累计上架近百款产品。尤其在NB-IoT模组方面,中国电信一路领跑,NB-IoT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价格方面,推动NB-IoT模组价格由最初的上百元每片下降到几十元每片,下降幅度超过2/3,有力推动NB-IoT模组的行业普遍应用。
另外,中国电信与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开发了适用于智慧水务、智能家电、共享单车等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通信模组,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物联网智能终端,并可以很方便地将终端对接到中国电信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减少终端监控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在2018年中国电信推出了NB-IoT开发版,可以促使中国电信合作伙伴在做终端的物联网化改造过程中大幅缩短时间,同时也可以大幅降低开发成本,预计在整个成本当中节省30%左右。
中国电信资源全面投入,推动模组成本不断降低。赵建军表示,“电信运营商在我国的物联网产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积极协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发挥政策引导和杠杆作用,降低模组的成本。”那具体该如何推进?赵建军认为可以从3方面入手:一是在招投标等引入环节方面,在严格质量要求的同时,对模组价格进行明确限制,反向推动模组厂商通过投入技术研发、优化自身流程等方式,降低模组生产成本;二是深化物联网业务在各行业领域的覆盖和拓展,扩大市场规模,通过市场规模化,带动模组生产的规模化,降低成本;三是加大模组补贴。电信今年继续投入3亿元对模组进行补贴,同时也会关注整个补贴流程的优化,确保补贴的准确性,真正发挥补贴的杠杠作用,降低模组成本。
从“云”的角度看,中国电信建成了从连接到使能,再到SaaS应用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在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产业都在向智能化转变,不仅对物联网络的需求旺盛,对云资源的需求使用也同样频繁,几乎每一个物联网项目对云都会有需求。中国电信在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将会在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平台方面,中国电信按照平台的三层架构在构建平台体系,上年6月份发布物联网开放平台,平台体系包括连接管理、通用使能、垂直使能服务。
连接管理平台架构于自主研发的云平台,具有海量并发处理、高弹性水平扩展、微服务架构等特点,功能上可实现物联终端生命周期管理、自助连接诊断和自动化规则等,每日调用次数超1.4亿次,为物联网客户提供优质体验的连接管理服务;通用使能平台实现了多种终端协议的快速接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设备管理等功能,通过平台能力开放,为终端和应用开发厂家提供更好的开发环境,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面向垂直行业推出了白色家电行业使能套件,提供完整的家电智能化解决方案,适配超过20个品类,上千个APP定制模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助力家电行业智能化产品快速上线。
另外,基于物联网开放平台体系,中国电信打造智慧停车、智慧环卫、智慧楼宇、智慧小区、智慧校园等多个行业的SaaS应用。
“用”的方面,中国电信提供多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价值提升。“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可以说,应用创新将是物联网的核心。”赵建军表示,“运营商不应局限于万物互联的大连接机遇,也应在应用上做深耕和布局,深入产业链,与产业链生态协作发展,推动物联网在行业应用部署。”
当被问及在应用创新方面如何探索时,赵建军给出了3点建议:首先,加大物联网应用在行业领域的覆盖面和介入度,深度了解各行业的运营环节、生产特点和需求痛点,将应用与运营环节和个人生活进行整合和聚集,成为应用行业发展和个体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加大应用技术的研发,既要在基础技术上进行加大投入关注,在前沿技术的研发布局上,也要紧跟趋势,进行持续性研发更新;最后打造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在应用设计和开发上,可以以共建的方式吸引企业客户乃至个人消费者加入到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