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长安+腾讯,智能车联网领域又出现一组强力组合
没有一点点防备。4月12日上午,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长安汽车与腾讯正式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与此同时,12日中午,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2018年4月11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资长安投资暨长安投资与腾讯大地通途设立合资公司的议案。
据悉,长安汽车向全资子公司长安汽车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投资)增资9,800万元;长安投资出资9,800万元与腾讯大地通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腾讯大地通途)设立合资公司。其中,长安投资以货币方式出资9,800万元,占股权比例49%;腾讯大地通途以货币方式出资10,200万元,占股权比例51%。根据规划,该合资公司将于4月底或5月初落地。
此次合作,长安与腾讯双方将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共同打造面相行业的开放平台,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除了就车联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外,双方还将在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基础上在人工智能、5G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展开探索。预计合资公司所研发的车联网产品将搭载长安汽车最新车型在今年内发布。
简洁的合资规划,却道出了两大关键的时间节点。足以见得,对此次合作长安与腾讯早已酝酿已久,且筹备充分。自此,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合作蓝图就此展开。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长安与腾讯的合作已初现端倪。在2017年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携手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四维图新等成立了“位置+联合开放实验室”,并发布了腾讯车联网系统“AI in car”。其中,长安汽车就是该系统的首批合作车企。此外,长安汽车此前还与蔚来汽车签署了合作协议,而腾讯则是蔚来汽车的重要投资者,或许对于双方的合作,蔚来汽车也起到了一定“牵线搭桥”的作用。
长安汽车为何会选择腾讯?
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打造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尤其是其长达2000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更是获得了全球的瞩目。据悉,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了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结构化道路L3级自动驾驶技术、APA6.0自动泊车技术正在进行实车性技术验证。据了解,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长安汽车新款CS75上将搭载长安汽车的另一项自动驾驶核心技术APA4.0,即代客泊车系统,并进行量产上市。
在拥有这些技术积淀的同时,从2014年开始,长安汽车已陆续与华为、百度、科大讯飞等10余家企业展开合作,拥有强大的智能化联盟。
那么此时此刻,长安汽车为何要选择与腾讯牵手呢?
据悉,此次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基于腾讯云建设大数据云平台,为车企搭建数据分析引擎以及自研的端云一体操作系统,对车联网整体交互、功能、产品组合进行重新定义和研发,打造车载属性的社交平台和面向行业的开放平台。
这其中有两大关键词,即“社交”与“开放”。
在BAT中,腾讯在社交领域的优势几乎是独有的,此外,腾讯在移动支付、音乐等方面也有着强大的用户基础。这意味着:与腾讯展开合作,长安汽车将在社交层面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恰恰能促进车联网系统实现更加有效的应用。
而“开放”则是双方合作的另一个初衷。据腾讯相关人士透露,腾讯与长安的合资公司与此前行业内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核心理念是不同的,更加强调开放性。这不禁让记者联想到百度推出的阿波罗平台,广汽集团打造的智能网联产业园,均在强调“开放”二字。可见,目前主动开放、共生共赢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主流。
合作会改变BAT在汽车领域的竞争格局吗?
此前,相比于百度和阿里巴巴,腾讯进入汽车行业的步伐似乎有些缓慢。同为BAT阵营的阿里巴巴与上汽成立了合资公司斑马;百度则继续致力于针对汽车产业进行投资,并通过合作的方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
虽然腾讯投资了很多与出行行业有关的公司,却始终没有直接介入到自动驾驶的布局中,早年间所推出的车联网产品车联ROM、车联APP以及通过微信、QQ连接汽车的“MyCar”均未在行业内泛起太大的涟漪。
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腾讯似乎开始发力了,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公开表明要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此后,腾讯入股特斯拉,与广汽集团开启合作,终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军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领域。
长安汽车多年来已经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方面积累了进行了深厚的经验,腾讯选择与长安汽车进行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意味着腾讯终于有机会深度参与到汽车产品的研发与落地过程。这势必将为腾讯在BAT的角逐中增加一枚颇具重量的砝码,甚至或将改变BAT在汽车领域的现有竞争格局。
编辑: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