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东莞智能电网再升级 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年平均停...
沐浴在晨光中的东莞电网 韦敏培 摄
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推出“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
2020年对东莞电网而言,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间分界点。南方电网公司“185611”战略目标指出,到2020年确保广州、深圳、东莞等10个主要城市的城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经过一系列调研以及对国际一流配电网特征要素的深入研究,东莞供电局在智能电网的规划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本地化的“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
此外,东莞供电局为加快实现城区“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建设目标,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吴新雄介绍,其中主网部分,2017年至2020年期间,城区已经投运及即将新投4座变电站,分别是220千伏龙腾站、110千伏雅园站、110千伏中心站、110千伏新村站,新增180个出线间隔,新增变电容量1047兆伏安,从上级电源保障了配电网的供电裕度;配网部分,重点改造中压网架、自动化配备及光纤通信等内容,构建城区智能配电网。
目前城区分局属地供电范围内电网资源充裕,供电区域范围内虽无500千伏变电站及500千伏线路,但该区有周边的3座500千伏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较高。同时,属地供电范围内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552条公用馈线,2095台公用配变,7503台专用配变。“合并供电分局的举措打破了传统单一供电的局面,消除了地理壁垒,为实现跨区供电,电网相互支援提供坚实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地区电网配置。”李俊辉如是说。
目前东城上三杞、下三杞区域主要由主山变电站三杞线、冠昱线供电,线路负荷接近饱和,网架有待完善,若负荷进一步增长,将影响客户用电需求,一旦发生故障,周边小区及居民将面临长时间停电的风险。经过规划后,于2018年年底对该区域的配电网网架升级改造,配备自动化、光纤通信装备技术及发电车快速接入改造,届时客户受影响的停电范围及停电时长将大幅度减少,满足客户年均停电时间一小时的要求。
现在,李俊辉对“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信心满满:“经过模型测算、仿真测试、局部校验后,信心是越来越足,2020年前实现城区一小时的停电时间只是阶段性的目标,在电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让客户感受不到停电的存在将是电网规划的最终目标”。
据了解,东莞供电局为有效挖掘城区电网短板,深入研究国际一流配电网的电网特性,结合国内先进配电网调研成果,提炼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九大特征要素、三类规划指标”规划体系。对照城区现状电网情况,精细至单个开关、单台设备的残旧故障,提出了“变电站布点不合理、变电站间隔资源不足、中压网架不完善、分段及分支不合理、自动化装备水平不足、通信可靠性不足”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网格化搭建目标网架
链接案例
东莞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责李俊辉表示“一开始对城区一小时的目标持有保留意见,因为这是以前没有尝试过的目标,我们很难按照以前的经验来计划。”李俊辉告诉记者,原来的东城、南城、莞城、万江4个供电分局合并为现城区供电分局之后,丰富的电网资源就能更有效地实现电网转供电的相互支撑。
东莞供电局计划发展部专责吴新雄告诉记者,现在东莞供电局以“统一规划”思路分类现状问题,按照“一小时特征电网”目标网架体系要素,运用网格化的规划方法,将城区划分成143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独立的馈线组供电,在负荷预测基础上,合理调配负荷分布,按照“拆、组、配”的思路重新组合网架,储备“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项目库。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黄月 通讯员 曾子权)曾几何时,家家户户都储备着蜡烛以防停电。现在用蜡烛的人家多是用来香薰或追求浪漫氛围。随着东莞电网的不断升级,大家对“停电”一词已经越来越无感觉:东莞城区供电分局由原来的东城、南城、莞城、万江4个供电分局合并而成,分局所辖区域内的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2016年的3.77小时到2017年的2.28小时,电力的可靠性在不断提升,到2020年前,这个数字或许将缩小到实现1小时以内。
“一小时特征电网”规划需要一张智能高效的电网,如何科学增加电网设施,利用好现有的主、配网资源是摆在东莞供电局面前的两道难题。
优化资源 精准把控电网短板
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