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大咖高端对话:人工智能医疗的新突破

2018-05-12 19:1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战士歌唱东方红简谱 国寿鸿盈两全保险 逢田美波 血族女王重生记 普通的反义词 rosi小莉大合集 水嵨友穗 封嘴 古都ひかる 残妻之我的虐爱总裁 9sp体育

程钢:我认为人工智能的趋势是非常确定的,在我看来可以分三个阶段或者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现有的物理诊断和生化诊断的医学诊断,这个到未来三年就会变得非常的主流,在3到6年的尺度之上,我们刚才讲的,应用于特定的医生或者特定专家的辅助系统,我们认为肯定会用于临床,这是我个人观点。到了八九年之后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出现一些通用的专家系统,他能对疾病的治疗方案做出一个决策,准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我们一直强调,人命关天,没有99%的把握没有一个病人愿意把命交给机器去决定。

Frank Wang:这个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全世界都有很多很穷的地方。

程钢:我解释一下,我们中山三院有一个内分泌的副组委,他对所有的病人非常好,他回国的三四年间,直接服务于7000个病人,这7000个病人他全部留了病人,后来我们给他定制了一个专家系统,他通过智能系统已经管了10万个病人,他一个人管10万个人。

程钢:我们所有用于诊断的技术在医学上来讲都是辅助,他不会直接决定一个病人的生和死,我们认为他现在马上可以用,到三年后可以普及,因为没有那么重要。真正关键的是给病人吃什么药,或者切下去什么位置,这个是关键的。所以诊断是非关键性应用,指标才是关键性应用。我们现在提供了一种过度的方案,就是由专家指导机器,然后再由机器来承担大部分责任。大医生最后要来牵制才能给出处方。

陈罡:这个就是我们中国比较普遍的,谈总,你们用的数据的方式是这种所谓的持续在线的监测还是一个点测一个记录,或者一个月或者半年上传一次,这是怎么样的?

陈罡:我觉得这是一个技术路线的问题,其实知识库或者专家系统已经有蛮长的历史了,只是叫不同的名字。那我们就问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像是基于知识库为主的系统,你觉得在临床的应用,未来三年你们觉得是怎样的?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