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将“人、房、车、物”等治安要素紧密关联 物联网警务,“智造”
几天前,徐先生刚给电动车安装了防盗芯片。通过手机上的“易行电动车”APP,发现被偷电动车停在银行不远处的一个停车场里。警方迅速找回了被盗电动车,并将“骑”走电动车的男子舒某抓获。
2017年7月,龙泉派出所联手热心企业,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儿童电话手表。该表使用4G宽带物联网技术,与社区民警手机中的平台软件相连,对儿童的活动轨迹进行全程跟踪。一旦遇到危险,可以按下报警键,第一时间向民警求救。同时,派出所的平台也可通过定位信息报警,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异常状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理想城小区看到,窨井盖安装有监测器,被移动或淹水时,后台会自动提示。电量监测器设置阈值,可自动提示电量异常,如电量奇高,可分析判断出现胶囊房、传销群居、家庭作坊等异常情况;若电量奇低,可分析判断住户或无人居住或为空巢老人。消防栓安装水压监测设备,水压异常时系统自动提示,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智能防盗芯片仅钥匙扣大小,不需外接电源,可安装在电动车任意位置,隐蔽性强,相比传统GPS芯片,不产生任何流量费用,精确度更高。
东湖高新区理想城小区,地处光谷南部繁华区域,是2011年建成的还建小区,有居民1万多人,其中租户占比70%。
像付爹爹这样,家里只有一老一小两代人的家庭,在龙泉街有96户,其中6岁以上留守儿童有20名。
只要你想象得到的物体,都能通过物联网与人连接起来,变成警方的得力助手。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黄磊 通讯员 杨槐柳 张鹏
在武昌水果湖警务综合服务站,民警在监控探头显示屏上,用鼠标划出一道线,有人越线时系统便报警。站长李军介绍,这是“异常行为预警”系统。民警设置条件后,普通的监控探头就变成24小时实时监测的“哨兵”,街头出现人群聚集等异常行为时,系统自动预警。
近年来,武汉电动车被盗问题日益突出,占到全市盗窃类警情的五分之一,在其他刑事类警情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此类警情始终处于高位。
向街头延伸—— 50辆智能巡控车即将上路执勤
警方得力助手——
利用“车控网+”,2017年1月至今,舵落口检查站抓获各类涉毒人员41名,缴获各类毒品4150克。
能实时监测、辨识异常的智能探头,能按警情自动规划巡逻线路的电子指挥员……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都将变成现实。
2017年9月,武汉市公安局启动“电动自行车物联网感知平台”建设,为全市电动车免费安装智能防盗芯片——车主只需在手机APP上“一键设防”,一旦车辆异常移动,系统便会自动向车主报警并推送给公安机关,通过平台追踪定位查找失踪车辆。
徐先生仔细回想,吃饭前在附近银行取钱时,可能把电动车钥匙忘在ATM柜员机上了。他立即到江岸区丹水池派出所报警。民警调取银行及周边监控视频,发现一名男子在银行柜员机上将电动车钥匙拿走,随后用钥匙打开车锁骑车离开。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小区一度成为违法犯罪的重灾区,盗窃案件高发,仅2016年就发生32起刑事案件,曾经有一个晚上,小区接连发生盗窃案件10余起。
目前,武汉警方已在全市挑选100个居民小区,开展物联网“智慧平安小区”建设。2018年,力争全市入室盗窃警情下降10%以上。
2017年11月15日13时许,市民徐先生吃完午饭,发现1小时前停在餐馆门前的电动车不翼而飞。
今年,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对理想城小区进行“物联网治安防控体系”改造——小区出入口和每个楼栋都安装智慧门禁系统,业主实名配发“国密级”门禁卡,采集指纹、面部识别图像,进门需刷卡或按指纹,外来人员要通过访客系统登记身份信息和拜访对象。
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流动警务服务车上路后,将与街面警务综合服务站相策应,进一步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的管控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物联网警务应用有“无限可能”:通过给老人发放关爱设备,借助物联网对老人进行全天候、全时空、自动化实时监控,解决老人走失以及紧急救助问题;对社区矫治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管控;汽车也可安装物联网芯片,方便公安部门对涉车信息的监控,精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进行物联网改造后,理想城小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小区实现百日刑事案件“零发案”。2017年8月2日,系统分析发现,10栋2单元1502房间(约80平方米)共办理了23张门禁卡,社区民警上门巡查,发现该房屋属胶囊房。经民警宣传教育后,房主马上整改,消除了治安隐患。
新装备的50辆流动警务服务车,将于12月27日正式上路执勤。流动警务服务车车顶装备“一体式智能警灯”,内置5路探头、4G图传、GPS定位系统,可进行360度视频监控,并实时传回后方指挥部;车厢内配备电脑、多功能打印机、车载警示监控系统等信息化装备,实现移动办公。每台车配备4名警力,主要担负巡逻防控、交通管理、便民服务等职责。后方指挥员利用4G专网和定位技术,对服务车进行调度指挥。
2017年12月1日,武汉交管部门与腾讯联手,利用机器人“写”出了全国首篇物联网交管新闻。当日上午9时23分,腾讯2岁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接收到1180公里外、60岁的武汉长江大桥发出的数据,0.5秒内,一篇323字的新闻稿《长江大桥11月日均车流量9.2万、日高峰车流10.4万》便跃然纸上。
物联网警务应用有“无限可能”
图为:东湖高新区理想城社区民警演示物联网智慧门禁系统。
社区民警武窈瑶介绍,此前,民警仅掌握理想城小区1500名常住人口的信息。改造后,采集了7952名居民信息。同时,全面采集了房屋、车辆、水电气、消防栓、窨井盖、等10大类信息,并接入物联网,民警、物业公司可实时监测小区各种动态。
(责任编辑 黄静蕾)
顾名思义,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网络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打造物联网社区—— 社区治安有了“智慧保镖”
防盗芯片“一键设防”—— 电动车装上“移动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