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科技医疗:人工智能广受关注,手术机器人尚未进入实用阶段
在现代医学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当明显,科技在短短10几年里就显著改变了我们的医疗手段、医疗工艺和医疗模式。动脉网在2016年年度盘点中,对未来医疗领域的企业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以服务驱动的医疗健康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以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做为分类依据,比如妇幼、肿瘤、口腔、糖尿病、医美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使用了APP软件、大数据应用、智能硬件、网络社交等新应用;另一种是以技术驱动的医疗健康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应用某种新技术服务于医疗健康行业,比如基因检测、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硬件、医疗信息化、机器人、VR等科技,应用在肿瘤精准治疗、慢病管理、寻医问诊、手术、病后康复等医疗环节。
医疗健康企业中,以技术驱动的细分行业有不少,我们选择了智能医疗硬件、基因检测、医疗信息化、医疗影像等重点领域单独作文进行详细盘点,另外一些目前在起步阶段的细分科技领域在这篇文章中一并进行分析,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VR和3D打印共四种新技术。
这四种新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在我国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时间不长,仍属于新兴应用,相关领域的国内初创企业诞生时间多集中在2014~2016年之间。与之相关的初创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获投企业比例不大,资本还没有完全进入。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1、人工智能:开始崭露头角
人工智能的概念虽然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但是在医疗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始于2011年。从70年代的专家系统开始,人工智能就参与到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但是并不成熟。随着2006年诞生的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AI人工智能逐步从尖端技术慢慢变得普及。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影响医疗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科技。
在医疗健康领域,相对曝光最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就是IBM Watson,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IBM在2006年启动研发Watson,于2014年投资10亿美元成立Watson事业集团,次年便组建了Watson Health,专门针对医疗健康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认知解决方案。
Watson的第一步商业化运作就是在医疗行业,通过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合作,得到大量的癌症临床知识、分子和基因组数据、癌症病例历史信息,在该中心进行过“学习”之后,为临床医师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案。随后该系统被Watson Health部署到了许多顶尖的医疗机构,如克利夫兰诊所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提供基于证据的医疗决策系统。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初创企业相比其他三种技术领域的企业已经有不少了。和医疗健康相关的应用场景主要分成了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救室/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共11个领域。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显著提升疾病的判断速度、诊断准确度和药品开发进度,降低成本。
我们统计了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我国初创企业,他们大多数诞生于2015和2016年。对比美国人工智能公司,不仅在智能化程度上有所不足,而且所涉及的医疗领域种类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主要的应用场景集中在虚拟助理、医疗大数据和医学影像三个领域。
虚拟助理系统是通过语义识别、患者病症选择和病患数据库对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医疗问答、咨询、自诊服务,辅助医生诊断,提高诊断效率。这种简单的在线问诊服务的问题在于很难获取商业收入。
第二类是医疗大数据服务,基于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挖掘,为医院和相关机构提供医疗大数据的集成、挖掘、利用,辅助开展新型临床、科研、医院管理等服务。
第三类是医疗影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对比临床资料,对医疗影像进行快速读片和智能诊断。
2016年人工智能融资事件
2016年1月,肿瘤大数据公司思派网络完成来自斯道资本、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的千万美金级A轮融资。思派网络将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建立中国特色的智能肿瘤诊疗决策支持体系。
2016年1月,拍医拍宣布获得了三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重山远志健康基金、亿联资本和个人。同时,拍医拍将产品发展方向正式从C端转型到B端合作,通过B2B方式打通各环节医疗信息,从而解决患者、医生,以及医院、保险机构、其他医疗APP等各方信息流通不畅的痛点。
2016年1月,康夫子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康夫子致力研发无结构化信息自动抽取技术,快速地从医学书籍、医学论文、电子病历、医疗资讯中抽取信息,构建知识图谱,辅助医生临床决策。
2016年2月,利用影像识别算法模型,为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案的推想科技获得11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英诺天使基金、臻云创投(臻云智能),在获得投资之后,推想科技还需要继续和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提高诊断精确度,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
2016年2月,赛福基因完成了千万元级天使投资,拿到了创见资本、将门基金以及朗玛峰创投三家机构的投资。赛福基因通过智能化方式构建基因数据解析平台,实现基因解析的自动化、批量化和个性化,提高基因数据的解析准确度和速度。
2016年4月,碳云智能获得1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碳云智能希望建立一个健康大数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帮助人们做健康管理。主要投资方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干细胞行业领导者中源协和以及天府集团。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生产和搜集数据、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以及建立进行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模型。
2016年6月,半年之后,思派网络再次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腾讯领投,A轮投资者斯道资本、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也继续跟投。思派网络在推出的多中心科研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升级为全员、全数据、全工作流的管理型数据库,从最基础环节协助肿瘤领域医教研核心工作的优化发展。
2016年6月,DeepCare获得峰锐资本6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DeepCare是一家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用于医疗影像的识别和筛查的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医疗影像检测、识别、筛查和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