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
考核指标:完成海洋环境下关键部件及系统的建模和多工况仿真分析平台;海上平台的电力系统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海上平台能源利用综合效率提高10%;海上平台电力系统互联数量5个以上,发电总容量不低于100MW。
3.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
4.1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共性关键技术类)
考核指标:规划设计、运行优化及信息支撑系统满足5种以上能源形式、1000个以上用户规模的新型城镇需求,源-荷可即插即用接入并协调运行;示范区域接入能源类型不少于3种,用户数不少于50个,互动电力负荷总量大于50MW。
考核指标:研制出先进飞轮储能单机及阵列系统样机。飞轮储能单机额定功率不低于300kW,单机储能容量不低于10MJ,能量效率不低于85%;飞轮储能阵列系统总功率不低于1 MW、储能容量不低于30 MJ、自耗散率不高于额定功率的2%,完成现场应用验证。
5.1 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考核指标:研制成基于天然气的混合工质温区(不低于85-90K)的输电/输送燃料一体化超导能源管道原理样机,能源管道长度30米、运行电压不小于±100kV、运行电流不低于1000A、输送液体燃料速度大于100L/min,完成满功率运行等系统试验,验证输电/输送燃料一体化超导能源管道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电网对本质安全、超长寿命、低成本先进储能技术的广泛需求,研究储能型固态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固态电池电极与电解质关键材料体系;固态电池中热力学、动力学、界面及稳定性研究;固态电池电芯的设计和制备;固态电池在全寿命周期中的失效机制及健康状况评估;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评测方法和标准。
3.1 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应用示范类)
考核指标:完成电压等级不低于500kV的经济型高压交流限流器样机的设计和制造,样机能将预期短路电流降低35%及以上、稳态运行损耗≤0.1%、故障响应时间≤20ms,完成型式试验并形成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