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即将被281亿个传感器包围,你却还没弄懂物联网技术?
4)数据安全
但从长远来看,物联网产生的数据将会是巨大的,全部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数据在本地处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再上云将会非常经济。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雾计算”(fog computing)或“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而这个技术对于未来的物联网应用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iii. ZigBee:与蓝牙相似,是2.4GHz网格局域网(mesh LAN)协议。它非常适合低数据速率和短距离的频繁数据交换(例如家庭或建筑物)的场景中使用,例如灯控制系统和无线温控系统。
1)RFID和NFC
2)低功耗、短距离、高带宽
第二 网络构建层
ii. SigFox:是SigFox公司提出的LPWAN协议,以长距离传输闻名。SigFox使用的是超窄带传输技术(Ultra Narrow Band,UNB),能够以低功耗处理低数据速率传输。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ISM免费频段,因此无需获取许可证,只要设备保持连接,就可以轻松的在窄带频谱上传输数据。SigFox公司在2016年融资1.5亿欧元用于开拓市场,目前有30个国家开始使用SigFox协议,预计2018年国家数会增加到60个。
目前使用的4G网络发送数据的成本还是很高的,而且会消耗太多电量,在5G网络出现后将会对物联网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物联网将会达到超低时延、高效连接、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全地域覆盖,将彻底重塑和改变我们的世界。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在传输业和访问控制,它的优点在于无需接触即可完成识别。RFID的出现对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来讲是一个革命,因此在物联网发展的前十年里,RFID几乎就是物联网的代名词。我国也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RFID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已在ETC(电子收费系统)、路桥管理、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领域开始了规模应用。
责任编辑:
对于现代传感器,功耗、唤醒时间、所用的通信协议、传输距离、电池续航能力是影响传感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做到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扩展性强和鲁棒性高,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场景中去。
1)大数据
顾名思义,是对周围环境感知和了解的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它包括感知识别设备(例如RFID标签、NFC芯片、二维码等)和传感设备(例如传感器、GPS、智能设备等)。
“What is the Cloud? How Does it Fit into theInternet of Things”,
传感器作为感知世界的设备,在物联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感器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业务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下期预告:
星河融快(ID:rongkuai888)将通过专业的分析,持续与你分享“有趣的”产业互联网干货。欢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有趣的观点,自荐或推荐优质产业互联网项目,同时也欢迎你来上地18号和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