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能源效率提升离不开智能电网改造
(1)在煤电过剩、工业化进程背景下的电力体制改革。改革前,由于社会效益在发电侧得不到体现,社会对电力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尝试用市场化来解决此问题。
德国236亿智能电网投资是真是假?三、电改加速的五个特征
3、提质增效:改变原有的电力生态,电力行业上中下游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如电力流向不是单向流动,而是双向互通。
能源效率提升离不开智能电网改造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新兴产业联盟微信公众号
中国处于“十三五规划”初始年,面临着产能过剩、电力需求下降、火电效益不高等问题,面临电力上下游之间的矛盾、电网运行矛盾、电力与电源矛盾、电价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改革和规划必须对电力和能源系统重新再认识,以建立新的能源生态为目标推动改革。
相关新闻:
5、需求侧、社会资本等对电改响应程度高。
4、交易方式多元化。电力市场将以分散式(中长期交易)和集中式(现货交易)相结合
1、计划电量将成为历史。近期,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一旦这个文件正式实施,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冲击。电力市场不再区分计划电量和市场电量,发电侧、售电侧均推向市场,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也将逐步放开。
本次电力改革就是让能源系统效率提高、调峰能力增强、需求侧响应提升,实现生产供应、多源互补和智能电网等互相协调。最近国家力推配电网的建设,这不仅关系到电网的投资组成问题,与电改工作直接相关,涉及能源融资、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多元互补等。
最近电改进展很快,原因是中央对电改进度不满意,中央督导组督查后电改速度明显加快。
1、电力供应多源化。改革目的是让能源供应类型多源化,煤电、气电、水电、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煤层气发电等重新定位,互相补充、互相支持。
3、输配电价核定不是改革障碍。一些电改试点地区输配电价尚未核准,一些地区将购销差价作为输配电价,可以简单核定价格,边摸索边调整,重点解决在其他问题上。
Q4:大量电力市场化交易是否会对电网调度和交易系统产生较大冲击?
中国能源问题最大的任务是,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实现这个承诺非常困难,我们面临着各种矛盾,比如能源效益低下、火电相对过剩、调峰机组严重不足等。
2、补短板:目前,电力市场最大短板是机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电力市场新老矛盾并存,“老矛盾”是电力消费结构调整,增大峰谷用电差,电力调节能力减弱;新矛盾是“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新老矛盾令电力市场无法再依照原有办法调峰,发电机组调峰意愿下降,需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电力改革的方向是多源化和多样化,改革虽然艰难但不可逆转。
2、供应以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以集中式为主,分布式将是新的供应形式。分布式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国家支持,通过电网改造使分布式和集中供电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