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慧医疗”悄然走进市民生活

2017-04-19 13:2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云大附中张馨月 云盘镇警事 再见黄浦江 再生之大明天子 在和平年代简谱 赞吧问道 曾荫权身高 扎坦诺斯 宅男躲艳记txt下载 宅女术士回忆录

    新闻摘要

    “话筒里内置了国内领先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语音实时转化成文字,自动输入电脑。”据介绍,语音病历只是该平台的一个功能,试点内容还包括移动端云医声移动查房系统、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

    这些过硬的关键技术将保证平台不仅让医生操作效率更高,患者就医更加方便,也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节约社会资源。

    此次招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展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和成果,包括PC端医疗语音输入系统、移动端云医声移动查房系统、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合肥市所有市属医院,将一期建设成果在市属医院落地。

    平台识方言懂医疗术语

    鉴于试点取得的良好效果,更多的医院将纳入该项目中。

    这样的场景并非是电影中的片段,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已经在市一院、二院、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进行了合肥语音电子病历及应用平台试点。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建设合肥市医疗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级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所有和居民相关的数据,建设数据接入平台和基础数据库,构建数据与标准体系。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语音识别基础准确率要超过90%,医疗领域语音识别准确率需达到95%以上,具备合肥方言的识别能力;生物特征认证需具备声纹识别与人脸识别能力,结合准确率需达到99.9%以上;语音合成播报自然度MOS要达到4.0分以上。

    四家医院完成语音电子病历试点

    由于只是试点建设,该平台只在上述四家医院的部分科室采用,但其效果却得到医院高度认可。试点医院纷纷要求扩大试点科室范围,其他市属医院也纷纷要求加入其中。

    市民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将结果读出来,瞬间就可以自动生成电子病历,既方便患者长期保存,又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在该项目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关键,关系到平台建设最终成果。对于市民就诊中存在的这些疑问,平台建设者已经进行了充分考虑。

    市属医院将全部纳入项目中

    今后,在合肥所有市属医院看病,电子病历有望取代纸质病历,患者不用再为看不懂“天书”而发愁,医生也不用费力手写病历,从而提高诊断效率。记者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我市将开展语音电子病历(Ⅱ期)及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让医疗卫生领域更加“智慧”,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在积累大量数据后,我市还将建设基于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典型应用,实现“智慧医疗,健康合肥”的发展目标,使我市人口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计算机能听懂医生使用的专业术语吗?如果医生使用方言,电脑如何辨别?

    ·本报记者 王倩·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