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人工智能+医疗,赋能医疗,让基层医生有“院士级看病的本事”

2017-04-09 13:3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妾艾影 骠行天下 绯红色的魔咒drama 绯色官途靠近女市长 玺恩老公 枭女皇后爱劈蹆 柘城县袁伟 炫特区邮编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从政府到产业,从创投到每个细分的行业,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及领域。

两会上,郭广昌、李彦宏、雷军等政协委员、知名互联网企业家均提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提案,表示了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与高度看好。不久前的一次创投峰会上,创业导师李开复甚至“化身人工智能”,从人工智能的视角给观众及行业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人工智能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其实,自2016年以来,走过了以模式创新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产业规模大、痛点症结多、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医疗健康是人工智能技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域之一。

2017年3月25日,由汇医慧影主办,英特尔、中国电信、蓝驰创投、七喜医疗联合主办的智慧未来医疗人工智能前沿峰会在北京举办。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广泛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卫生部规财司司长赵自林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卫生部规财司司长赵自林介绍,从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四部委印发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17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引发了全民关注。

赵自林介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从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包括投资公司及行业,都对这个领域很关注,另外对医疗领域的智能制造,包括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都非常关注。”

▋医疗健康需要人工智能,创新才是解决医疗领域困境的唯一出路

英特尔医疗与生命科学部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

为什么医疗健康领域需要人工智能?英特尔医疗与生命科学部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虽然提高了整个医疗系统运行的效率,比如在挂号、网上轻问诊、在线支付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还不够,还没有走进院内,还没有触及医疗本身。

李亚东指出,医疗健康的需求端急剧上升和供给端的严重不足都驱使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结合。“在1900年之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在1900-2000年之间人的寿命增长到了65岁。全球范围来说,65岁以上的人群所占用的医疗资源在30%。55岁以上的人群占用的医疗资源在50%以上。这样的人口老龄化背景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中国,中国2020年65岁以上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0%。同时,中国是慢性病问题最严重的一个地区。怎样解决中国慢病人群迅速增长的问题是当下及未来的重大挑战。”

而在医疗资源的供给端,医患矛盾突出、医生从医环境不佳、从医意愿降低、医疗资源浪费等成为影响医疗资源供给的重要因素。

李亚东认为,技术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需要创新才能够解决这些固有的存量问题和正在加剧的新的增量问题。单纯的按照过去的传统的方法,通过单纯增加供给,或者限制需求来解决这个问题是走不通的。”李亚东指出,人工智能给医疗行业打开了一扇窗。

▋“医学影像天生适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汇医慧影CEO柴象飞

据了解,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据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近20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公司先后获得投资。

成立于2015年的汇医慧影是一家智慧医学影像平台公司,打造了数字化、移动化及智能化的医学影像平台和肿瘤放疗平台,构建了影像智能筛查系统、防漏诊系统以及将影像深度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等单病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据公开信息显示,汇医慧影曾获得水木易德、蓝驰创投两轮超过5000万元投资。

汇医慧影CEO柴象飞介绍,从名字而言,汇医慧影希望汇聚医生智慧,汇聚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天生适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柴象飞认为,在医疗健康行业,医学影像是非常适合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的技术应用的细分领域。

柴象飞介绍,医学影像具有“4V性(volume数量、variety多样性、velocity速度、veracity真实性)”。“从数量上来讲,超过80%的医疗数据来自医学影像数据。多样性指多模态影像、病理、检验、基因及随访信息等数据的种类繁多。高性能计算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能应用在影像数据。影像的数字化及报告后结构化确保数据最真实可用。”

现场,柴象飞展示了汇医慧影影像量化癌症预测系统等多款重要产品。柴象飞介绍,成立两年来,汇医慧影已经服务的医院数超过400家,其中包括20家三甲医院,与8家三甲医院进行科研合作。另外,汇医慧影与合作伙伴协作共同申请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个科技部新型数字医疗仪器重点专项。

“作为一家兼具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智能医学影像公司,汇医慧影希望通过两者创新的高度结合,真正把医疗创新落地到每一个医院,甚至很多最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基层医院。”柴象飞表示。

▋人工智能给医生赋能,让基层医生有“院士级看病的本事”

国际核能院(INEA)院士、清华大学核研院、计算机系教授张勤

会上,国际核能院(INEA)院士、清华大学核研院、计算机系教授张勤带来了《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在临床智能诊断和分诊中的应用》的学术分享。

在谈及当下医疗资源困境及人工智能应用机会时,张勤教授指出,“医疗是很严肃的行业。三甲医院占卫计委统计的医疗机构总数的0.1%。大量的病人是在基层,极少数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医生工作期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到过汶川一家二甲医院,让本县病人到本县医院来就诊却很难。不是因为它的设备不够先进,其实它的基本设施和三甲医院相比差距不太大。”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