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区域智能电网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契合之路
一系列的实际效果有力证明了智能电网的电压序列优化使得电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和谐共赢。
区域智能电网电压序列优化建设与实践
采用20千伏线路供电后,供电能力的提高可使两条环通线路的用户均能正常用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用户用电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浙江省20千伏电价比10千伏每度电便宜2分,以桐乡2010年10千伏售电量计算,每年约可以减少4600万元电费开支,户均每年节省1.64万元。
位于长三角、介于沪杭两大城市之间的嘉兴地区电网紧密,大电源集中且均以500千伏上网占用大量高压廊道,特高压、跨区电网项目繁多,同时地方政府正在推进中心城镇和“两新”工程建设,需要迫切实施县域和中心城镇的电网规划和改造。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只有让人完成城镇化,城镇化才是完整的和真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建设,不仅是修路盖楼办工厂,而且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研究过城市的兴起的人们必然能够发现一个市场的事实,任何一座城市(镇)的兴起,都是移民的结果,也就是说,都是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的结果。城镇化在人类的交易层面具有最大的效用,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社会生活组织形态,作为最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人必须要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集中,这样才能带来真正市场意义上更大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人类的整体福利。
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人类集体付出成本最低而集体产出最高的生产、生活形态,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各自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变革,也最终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归根到底,科技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面对城镇化的发展,负荷密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在配电网领域,电压序列优化主要是以20千伏电压等级替代原有的10千伏,并逐步弱化取消35千伏电压等级。电压序列优化的实施符合城镇化发展所倡导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和谐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电网发展耗地少、结构优、效率高、可持续的土地资源利用新路子,实现三个“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