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家居离自由交互还差一个芯片的距离
OFweek智能家居网讯:当下许多家居和电器产品都有一个共同卖点,那就是用手机APP操控家电产品的功能来渲染一种“伪智能家居“的概念。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想象成为可能。2011年,谷歌Android@Home提出将家里的每一个设备都连接到Android App。此后,智能家居所采用的大多是硬件产品+App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常常被诟病“并不智能”。
现阶段,基本大部分家电都支持手机APP,你需要分别为电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甚至是抽油烟机下载对应的手机App,不得不说,家中的智能家居越多,手机应用程序越多,内存越来越小。当你想要打开空调时,没有直接走到空调旁边,而是先打开了手机,有时会遇到点错APP的事情,原本打算开空调,却用APP打开了冰箱的门,或者热水器的提前预热功能。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消费体验算不算“智能”?每一次控制都需要等待登录,不如直接起身关灯更方便。当你用手机操控电饭锅时,再智能的设备也不会帮你把食物放在锅里。
事实上,现代社会,都市人群基本属于坐着办公,当回到家时,更应该多走动多锻炼,一步路都不想走,这样的“智能家居“只能使人们的健康情况急转直下,并不会让人体验幸福。
让用户直接去与机器交流,而不是借助一部手机来传达你的命令。这样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圈子脱离了智能家居的本意,反而画蛇添足,与其如此,不如将研发放在人与机器的直接交流上面。事实上,基本大多数冰箱、空调、电视都有配备了遥控器,APP是个卖点但不是必须的配件。手机变成了第二遥控器,是带远程功能的遥控器,但总之并没有脱离遥控的概念。客观地说,这种换汤不换药的遥控方式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眼下,手机App虽然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总开关的功能,似乎实现一定程度的交互,然而APP并非家居本身,并不能自主识别应用场景。芯片厂商Marvell希望,未来可以脱离App来使用物联网技术。
“调查数据显示,55%的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有热情,大家对将自己的住所改造成智能家庭非常有兴趣。”Marvell公司全球副总裁、无线与物联网业务部总经理Philip Poulidis近日表示。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测,截止到2018年,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然而现阶段,智能家居市场的模式依旧不成熟。
小米科技黄江吉在介绍小米智能家居时说:“一年半前我们讨论智能家居领域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我有20个设备就要20个App,基本上要看一本很厚的说明书才能把一个设备连接起来。这样你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小米是将智能手机作为智能家居“总控制器”的典型代表。在摸索中,小米逐渐找到了吸引用户的逻辑——产品安装、设置简单;每件产品不再单独设计App,而是整合为“小米智能家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