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慧医疗让沈阳市民“掐点儿”看病
8月12日10时30分,李女士来到沈阳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候诊区。之所以这么稳当,是因为她用手机微信挂上了专家号,就诊时间是10时40分。“以往要挂号得一大早就出门,赶早在窗口排队,挂上号还要等好久才看上病,现在好了,可以掐时间看病。”
据沈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将实现从负一岁到终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市民从没出生前到出生,到之后每一次就医,每一次购药,每一次体检等信息,只要发生过“健康事件”都会在这个平台上被随时入档和更新。“把以前零散的信息统一到一张全市的大网里来,不论哪个医院的医生一插卡便知道你在哪个医院看过病,用过什么药,花了多少钱都一目了然。”
记者还了解到,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与国家远程卒中会诊中心实现远程会诊。针对疑难病例,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向国家远程卒中会诊中心发起远程会诊要求,由对方专家提供会诊意见,协同市一院医生共同完成诊断报告。通过远程会诊,在市一院就诊的病人能够得到国家远程卒中会诊中心的诊断服务。
原标题:智慧医疗让市民“掐点儿”看病
“智慧医疗,简单说就是医疗信息化,解决了市民看病烦的问题,而看病烦的问题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智慧医疗,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医疗服务。
据介绍,沈阳将依托市级医院重点学科资源优势,继续逐级建立“沈阳市远程会诊中心”,最大限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沈阳市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记者 樊华/文 张文魁/摄
预约看病可精确到分钟
个人“健康事件”随时入档更新
记者了解到,沈阳将为孕产妇和儿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这个系统里,准妈妈们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包括每个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等自然信息。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信息里都记载了历次体检的情况,还有每位准妈妈在某个阶段分别得过什么病,用过什么药等信息。“此前孕妇的健康信息比较零散。有了信息系统以后,孕妇在分娩时,医生调取个人数据时就把这种零散的信息‘集结’起来,在分娩时为医生提供最准确、有效、全面的信息。”
8月初,79岁的付大爷因泌尿系统疾病住进了浑南区医院,在区级医院因少见这种病例,付大爷年龄又大,不适合转院,于是院方向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发起远程会诊,市红十字会医院马上组织相关诊室医生进行“线上诊疗”,给出诊疗建议和用药指导。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韩毅称,远程会诊模式使得线下患者需求快速匹配线上优势医疗资源,让患者找专家看病不再受到时空限制。
据介绍,智慧医疗体系包括“平台、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三部分,目前沈阳已全面启动智慧医疗建设,从平台到医院、从医院到医院、从医院到养老院、从医院到家庭,“智慧医疗体系”将在2017年实现全覆盖。
(责编:孝媛、汤龙)
逐级建立“沈阳市远程会诊中心”
以往医院门诊大厅挂号、收费窗口前的条条长龙,B超室门口熙熙攘攘,如今这种景象在沈阳市级医院已逐渐消失。市胸科、市骨科、市妇婴等医院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实现了预约诊疗,预约专家看病时间可精确到几点几分,彻底改变了看病要起大早、排长队的就医模式。
预约看病可精确到分钟、看病可直接调以往病历、逐级建立“沈阳市远程会诊中心”……8月17日,记者了解到,沈阳市民看病将逐步告别传统就医模式,进入智慧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