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赤峰市公安机关为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科技强侦 精准防控打击违法犯罪
拓宽渠道 贴心服务便民利民
围绕着构建平安赤峰这一目标,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推动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精心制定了《2014年平安赤峰建设重点项目任务书》,在原有基础上,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精细推进了深化社会治安防控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强了以社区警务为重点的派出所建设、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信息化警务建设、以公安装备为重点的警务保障建设、以刑侦技术为重点的刑侦基础建设,着力将公安基础建设延伸到维护政治安全、治安安全、网络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执法安全等多领域。
201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在赤峰市隆重召开,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确保自治区“十三运”绝对安全的目标,面对“上级要求高、安全风险高、舆论关注高”的多重压力,坚持早预见、早研判、早施策、早除患,深入组织实施了“情报信息大搜集、刑事案件大侦控、危险物品大清剿、安全隐患大整治、矛盾纠纷大化解、社会治安大巡防、要害部门大检查、复杂场所大清查”8个主动仗专项行动,有力确保了自治区“十三运”重大安保任务的万无一失。同时,赤峰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3.27”“5.22”两次国家重要领导人考察赤峰的警卫任务,为领导人在赤峰市的考察督导工作提供了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此外,全市公安机关有力确保了APEC会议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先后受到自治区公安厅通令嘉奖表彰。在整体社会治安方面,赤峰市公安机关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深化和细化维安维稳工作。年初以来,赤峰市公安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玉龙四号”多警种、多区域、多科目、多层级、多节点、多课题的系列反恐处突实兵对抗演练,全面提升了维稳处突能力和水平。在赤峰市公安机关的严密防范和严格治理下,今年年内,共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矛盾纠纷6399起,及时侦破打击严重违法犯罪案件239起,有力确保了全市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平稳,为全年的平安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拉动 宏观推进平安建设
坚持对内严抓队伍,对外加大宣传,树立队伍形象,队伍面貌焕然一新。“讲以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为主旋律,树立“上大报、争头条”精品意识,相继在《人民公安报》头版刊发了葛勇副市长《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署名文章等稿件7篇;在公安部刊发《内蒙古赤峰市全力打造祖国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屏障》简报;开展了“赤峰市第三届十大爱民警察评选活动”,在《红山晚报》连载警察故事101篇,深入挖掘公安基层一线先进典型;在全市观摩点评活动中,《赤峰日报》连续13个专版宣传各地公安工作新成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感染力,用公安工作的正能量占领社会舆论的主阵地。赤峰公安微博在内蒙古十大政务机构微博排名第七,被腾讯评为“2014年政务微博影响力奖”、赤峰微信在内蒙古152个公安微信号影响力周排名中,始终居于前10位。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民意引领、改革创新,精心研究出台了《赤峰市公安机关关于确保“四个不出”的工作意见》,确保涉稳不出“大乱子”、涉安不出“大事故”、涉警不出“大炒作”、涉管不出“大恶丑”;着力于建设法治公安,推动落实了《赤峰市公安机关受、立案八项规定》《赤峰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以“四个一律”为重点的执法安全工作意见》等多项工作举措,努力用公平正义和执法公信力锁定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李华 瑞江 高洋)
与往年相比,今年赤峰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了35.7%。刑事发案率的大幅降低得益于严密、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赤峰市公安局以构筑“空中有监控、街面有巡逻、出城有卡口”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为目标,在全市城镇、社区、农村牧区、企事业单位、商业网点新增视频探头53793个。目前,全市总计拥有视频监控探头达38万个,其中,高清探头37200余个、治安卡口221个、电子警察1377个、防“入侵报警”入户37800个;全面推行“巡特警重装巡逻、专职队伍机动巡逻、派出所常态巡逻”的三级巡控机制,划分巡逻警区83个,配备巡逻警力1430名、巡逻警车205辆,按照“白天一公里见警察,晚上一刻钟见警灯”“交警执勤要路面街面两侧各延长一百米”的“三个一”布警密度,全面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在全市建成环京、环辽高标准的公安检查站9个,落实82名警力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有效发挥了环京“护城河”及治安稳定的过滤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