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深读新北京]北京昌平以高精产业和智慧城市互动促崛起

2016-01-27 16:1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热辣辣的沙滩派对 万劫不复非非一粽 滴血玉麒麟 异世狂龙神 嫡长妃 野矿黑妻 霹雳狐妃魅丑王 铍钻之争 孙天柏 风流校医杨名 www.htdxjwc.cn www.56789dy.com 类似花都少帅 音速希希3.2.1

在未来科技城展厅内,记者见到了刚通过环评不久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模型。利用负压技术,送入“投料口”的垃圾瞬间被抽吸进地下管网,收集、分类、运输全部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儿痕迹。今后,南北区将建设五套这样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日处理生活垃圾达80余吨。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使命,作为一个新城或新区,牢记其使命并纲举目张才会迎来新生。

民生保障为新城增添温暖“味道”

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发展新区和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被赋予了重要的功能和职责,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产业束缚、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挑战与考验。

据了解,2015年11月23日起,全区新增的20家医保定点机构已正式为医保患者服务,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位列其中,京北居民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至此,昌平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83家,包揽三级医院7家。不断增加的医保定点方便着居民就医,高效能的社保经办服务快捷着居民办事。

编者按: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回望这一年,北京,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发展活力,着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2015年12月25日起,千龙网推出“‘北京全面深改第一年’系列报道”。千龙网记者分兵多路,深入北京十六区,为您报道,敬请关注。

而且在昌平,创业者们可以享受政府及相关组织为他们提供的包括创业培训、市场准入、融资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资助、经营场所保障、手续办理在内的7个环节的40多项扶持政策。

——“北京全面深改第一年”系列报道之“昌平智慧”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曾在昌平区调研时指出,昌平要进一步把握好区域定位,着力在构建以高精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在打造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上下功夫,在打造生态良好和谐宜居的区域环境上下功夫。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光有业,光有城,并不行,人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时隔30多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提出,城市发展,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那么一座城市怎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而随着智能“一卡通”、物联网、云计算、3D数字高清、智能电网等技术将在园区内综合运用,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园区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


中国商飞公司在昌平未来科技城园区建立了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今后将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民机技术的“孵化器”和民机产业的“引擎”,为中国民机基础研究工作贡献力量。

不断地突破令创新创业结出累累硕果,目前,“创业昌平”成为全市特色品牌,青年创业成功率超过80%、全民创业成功率突破3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全市率先提出“全民创业”理念的区,2012年,昌平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创业型城市”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区。2015年11月8日,全国首个“双创社区”落户回龙观,再次将“创业昌平”招牌擦亮。

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为进一步留住来这座城的人、彰显人文关怀,昌平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很多家庭送去政策暖风,形成了更和谐宜居的氛围。“十二五”期间,185万职工参保五险、8万救助金给了城乡特困生命的希望,8000万慈善基金温暖2万余人,2.5亿优抚资金架起军民共建桥梁,380家特困户告别危房住新家……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托起了昌平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梦,将民生之基稳稳筑牢。

释放创新动能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面对挑战,昌平区不忘使命与嘱托,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将“三城一区一基地”作为转型升级打造智力集中的高精尖产业的主战场,并全面提档加速,配以高端智慧城市形态和综合服务,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昌平增添暖意为百姓撑起“保护伞”,一座智慧新城正在京北大地上崛起! 

据悉,2015年1月1日以来,全区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为每月710元。“十二五”期间,昌平为全区2930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08亿元,同比“十一五”末增长了62.9%。

2015年1月1日起,昌平开始为全区1.7万家参保单位提供社保卡免费投递服务,免去单位来回跑腿儿之苦。“互联网+”的社保政策培训方式也在昌平铺展开来,社保政策宣传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

蓝天下的昌平南环大桥。“十二五”期间,昌平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煤炭经营市场和储煤场地专项治理整顿工作,通过“腾笼换鸟”,让昌平逐渐向“高精尖”产业发展,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

此外,一期15家央企全部入驻后,未来科技城“千人计划”专家达到176名,各类人才达到6000余人。不仅关起门来搞研究一丝不苟,科研工作者们打开“院墙”搞科研更是热情十足。四届人才交流活动办下来,科研工作者们打破领域和区域的界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真正把未来科技城建成了一个开放之城、共享之城、创新之城。

和储煤场地一样成为历史的,还有鹿牌保温瓶厂。2012年底,位于南口镇的鹿牌保温瓶厂全面停工,曾经远销亚洲、欧洲、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800多万美元的“国民保温瓶”企业因为高污染、高耗能被关停。同时被关停的还有废品回收、建材存放等低端产业,以及3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

城乡特困的救助政策让生活在“严冬”里的刘菲一家人感受到温暖——对于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不含自费部分),普通住院救助按照70%的比例给予救助,全年救助封顶线4万元;重大疾病住院救助75%,全年救助封顶线8万元。“一年几万的救助金可顶了大用,不然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姐姐刘英杰感慨。

北京市赤昌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树贵曾是位煤老板。2002年,他在南口租了38亩地,做起了煤炭运输生意。

蓝天下的昌平南环大桥。“十二五”期间,昌平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煤炭经营市场和储煤场地专项治理整顿工作,通过“腾笼换鸟”,让昌平逐渐向“高精尖”产业发展,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

煤炭运输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与昌平发展“高精尖”的产业定位不符,2011年开始,昌平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煤炭经营市场和储煤场地专项治理整顿工作,2013年,昌平区内的所有储煤场清退完毕。煤场清退后腾出的2000亩土地,建成了平原森林。

智慧城市为人匹配高端服务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