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创新驱动关键在人才资本技术 推主导产业发展
张静华强调,“机器换人,推动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和自动化改造,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发展方向。”
谈孵化器孵化器也要进入4 .0时代
创新创业要有空间和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孵化器。
谈资本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高新区夜景。高新区的人才安居保障机制就是要让人才在高新区安居乐业。声音
谈产业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高新区推出全市首个政府天使投资基金,对高新技术项目直接给予支持。
高新区主园区目前拥有5个孵化器:珠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清华科技园、南方软件园、哈工大新经济资源开发港、广东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高新区的《三年计划》中提出“大孵化器”战略,在“孵化器倍增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孵化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筑巢引凤,吸引人才。高新区推出的《凤凰计划》,可谓是人才政策方面的“一揽子”计划,不仅规定了每年安排不少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作为人才专项经费,还建立了人才专项资助机制、人才安居保障机制和人才引荐激励机制;《凤凰计划》所涉及的政策,从博士后到技能人才、从租房补贴到生活补贴,从大众创业到博士后创新,所括全面;更有全国首个针对产业人才的共有产权房管理办法。在招才引智方面,《凤凰计划》把创新创业的氛围带动了起来。
首先,投资主体要多样化。传统的孵化器多是国有企业或大学投资建设的,今后孵化器建设和运营要向民营资本开放。例如目前在建的珠海信息港,就是民企投资。“市政府关于孵化器建设的政策不久也会出台,将来会给运营商一定的支持,例如部分面积可以出售等,高新区也会给与配套的优惠政策。”
2014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05个高新区的综合排名由47位升至41位。据了解,考核有四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和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珠海高新区上升后的排名仍处于中游水平,珠海高新区如何看待自己的竞争力呢?张静华说:预计今年的排名还会上升。
记者在采访企业时,多家企业表示,产品的生产环节并不在珠海,珠海的产业配套还没能跟上。对此,张静华表示,产业配套能力是长期形成的,珠海在某些方面可能确实有欠缺,但是,珠海不可能容纳所有生产环节的企业,部分低端的生产环节可以转移出去,而像机器人这样的重点产业方向上的产业链,还是希望全部落地珠海,“有所为,有所不为”。
谈人才《凤凰计划》“一揽子”招才引智
“产业要更加聚集,不能什么都干,有所为有所不为。”
“孵化器里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应该最了解,有前途的项目孵化器要投资,要加速。比如说前三年不收房租,这部分房租折算成钱,转化为股权。”
目前,高新区“一区五园”共引进“千人计划”9人(主园区6人)、市高层次人才196人(主园区66人)和青年优秀人才563人(主园区101人),各占全市的60%、70%和75%。
资本是第一推动力,政府如何推动科技金融?张静华介绍,为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大洲科技园建立了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定期举办项目与资本的对接活动。高新区的科技金融工作分为三个层次。
早在2014年5月,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珠海)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A B B工程有限公司就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瑞士A B B机器人项目将落户珠海高新区,打造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张静华总结说,孵化器要通过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并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实现孵化器本身和企业共同成长。
“小企业不可能买房买地,也难以承受市中心的房租,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创业的空间。”张静华透露,高新区准备建设创客中心,并通过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充分营造创业环境,给创新团队更好的成长空间。
“孵化器也应该进入4 .0时代。”张静华说,孵化器建设运营要从两个方面转变思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项小小的技术就有可能撬动一个大大的产业。张静华分管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他说,经济发展要从两个方面看,G D P固然重要,现有传统企业要抓转型升级,引进和培育技术领先的创新团队也是高新区的重要任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创新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第一推动力。张静华说,根据国家科技部对高新区的定位,高新区作为功能区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构建自主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起到区域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